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8)学术年会召开
为了总结2012年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增进项目组成员的学术交流与协作,进一步凝练项目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目标,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研究(41130748)”项目组,于2013年1月23日(全天),在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2209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学术年会。项目负责人刘彦随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龙花楼研究员、鲁奇研究员、张义丰研究员、陈玉福副研究员、郭丽英副研究员,以及科研骨干龚建周副教授、胡银根副教授、杜国明副教授、王介勇助研、李玉恒助研、李裕瑞博士后,博士研究生杨忍、王国刚、方方、傅超、穆松林、秦伟山、郭艳军、胡智超、乔陆印、陈聪、刘永强,硕士研究生李婷婷、谢庆恒、张杏娜、许姗姗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安排20个学术报告,涉及四个方面的学术问题:1)城乡发展转型理论与前沿问题。刘彦随作了“城乡发展转型的地理学思维及前沿问题”的学术报告,系统阐述了城乡发展转型内涵及其地理学研究的科学命题,提出了城乡发展转型研究的系统思维、过程思维、空间思维、动态思维,指出了城乡发展转型研究的五大前沿领域;胡智超作了“城乡发展转型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乔陆印作了“转型期典型区域的城乡空间重构研究”;2)城乡一体化与乡村转型。李玉恒作了“基于城乡要素联系的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龙花楼作了“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整治”,陈聪作了“典型农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优化途径”,李婷婷作了“基于乡村发展要素的转型阶段研究”,张杏娜作了“新世纪乡村地理学新趋势——Q方法的引入与应用”;3)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杜国明作了“‘垦区-农区’转型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分析—以黑龙江富锦市为例”,穆松林作了“北京山区生态功能的再思考——以沟域经济为视角”,郭艳军作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类型与格局演变”,李裕瑞作了“村域转型发展机理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杨忍作了“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效应及优化配置”,刘永强作了“乡村转型发展的效应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方方作了“土地非农化及其效应研究”;4)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研究。陈玉福作了“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管控机制研究”,王介勇作了“农村空心化程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王国刚作了“我国典型区域农村空心化及其土地利用研究”,胡银根作了“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以湖北鄂州市为例”,谢庆恒作了“农村宅基地变化影响因素及因果反馈研究”的报告。
会议采取学术报告+讨论+问答辩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了广泛交流、深入学习、增进共识的目标。刘彦随研究员最后作了会议总结。部署了2013年重点基金项目的工作计划、研究重点、调研安排。要求重视加强基础理论探索、技术方法集成、样带区域调研与转型战略研究,深入基层、集体研讨、讲求效率、持续产出。继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把探究科学问题,促进学科发展当作一种责任、一项事业。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研究(41130748)”,是本团队继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途径研究(40635029)”的第二个重点基金项目,执行期为2012-2016年。项目研究内容包括:1)城乡发展转型过程及其格局动态;2)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诊断;3)城乡发展转型过程影响资源环境变化机理;4)城乡发展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评判与情景模拟;5)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环境优化调控原理、路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