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成立IGU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Land Engineering

 

    20161229日,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GU)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Land Engineering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彦随担任委员会主席,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典、巴西、南非、巴基斯坦等国著名学者分别担任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恒任委员会秘书长。该委员会也成为国际地理联合会39个委员会中首个由中国大陆学者独自发起成立并任首届负责人的专业委员会。

IGU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ertificate 

 

CRARD衷心感谢国际地理联合会、中国地理学会及相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感谢学界对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前沿领域研究的重视和支持。

 

  

Yansui LIU-introduc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Loess Plateau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气候变化引发日益严重的土地退化、污损和低效利用问题,对全球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瞄准这一影响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创新性地将农业土地工程理念与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系统,遵循土地生态适宜性与作物生理适应性相匹配的原理,按照现代农业生态化、优质化与高效化需求,科学推进“问题土地订单整治”,通过土地整治、土体营造、土壤修复与复配技术途径,根本改善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水、土、气、生立地条件,有效提升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确保把“良种播在沃土中”,促进农业结构转型、生产方式转变,为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理论指导和工程技术示范。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19182009曾于1988-1996年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他强调“地理学要为‘三农’服务”,积极推动地理学参与国土整治、区域发展研究。秉承吴院士的思想与号召,近10多年来,在国土资源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随研究员等专家为代表的国内一大批农业地理与土地资源学者,面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与陕西、山东、河北等省市部门和企业合作,深入开展了退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发,现代农业双优工程技术试验,村庄空废土地整治与配置技术设计,现代农业转型与精准扶贫关键技术示范,推进了中国农业地理工程与相关重大战略问题的系统综合研究。研发了沙漠化土地复垦成土技术,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技术,传统农区空心村整治还田技术,以及土地优配、良种优选与生物生态耦合技术。在陕北地区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初步揭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利用不同特性黄土复配造地机理,提出了毛乌素沙地区退化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耦合技术体系。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支持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多项。已建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不同类型土地工程与现代农业研究示范基地4个。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以及健康土体营造方法、沟道整治工程设计、山地农业分层布局等国家发明专利受理4项、软件著作权3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推进了相关领域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是世界各国地理学术团体联合组成的学术性组织,于1922年在布鲁塞尔正式成立。中国于19494月参加国际地理联合会,并于1984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国际地理大会上恢复了会籍。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专业委员会将遵循联合会的宗旨,通过联合国内外学者,深入开展项目研究与试验、举办专业学术会议、组织科学考察等实质性工作,系统推进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乡村可持续与农业案例综合研究,创新技术、支撑发展、服务决策。委员会还将加强同土地退化与沙漠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等专业委员会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探索推进国际地理学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