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 对话刘彦随(上):向总理汇报中国“乡村病”

 

《东方早报》对话刘彦随 2013-09-17 中国 A10-A11版

在中南海座谈上,刘彦随以“新型城镇化要注重根治‘乡村病’”为题,向总理汇报了历时8年的研究成果——我国“乡村病”的“四化”问题。

听了刘彦随的汇报,李克强在随后的讲话中多次提及“空心村”,并表示,新型城镇化要突出统筹城乡,根本前提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使城镇化成果惠及农民,这根弦一定要绷紧。

早报记者 吴玉蓉 发自北京

“我鼓足了勇气,向总理讲了真话实话。”913日下午,刘彦随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办公室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天,距离到中南海与总理座谈已过去两周,刘彦随还不断接到朋友的电话和邮件,都说在新闻联播中听到了他的名字,看到了他手拿一幅图对总理讲解的画面,时间不短。

他听后呵呵一笑。

9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这样一条新闻:李克强在听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城镇化研究报告并座谈时指出,科学论证,周密谋划,让新型城镇化路子走好走顺。其中,来自中科院的研究员刘彦随手拿着一幅图,站着向总理讲解“空心村”,给人印象深刻。

这次座谈是830日在中南海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研究员就是其中受邀的一员。

刘彦随对早报记者,此前他还曾担心总理能否接受“乡村病”这一提法。

土地配置就是为民生

“老爷爷去世了多少年,还生不增死不减,现在要结婚盖房的却没地可批。我们制度设计究竟是保障谁的民生?活人的还是死人的?”在中南海座谈会上,刘彦随说道。

在刘彦随看来,农村大量荒废的土地,大批的“空心村”,这些都是事关民生,事关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大事,但少有人去探索推进整治,却热衷于去围垦滩涂,去西北半干旱区开发荒坡。

土地大量流失,良田撂荒,劳动力转移产生大量的“空心村”,文化没有了传承,不正视“乡村病”,终将带来恶果。刘彦随认为,这还危及城市,“城市能不能健康发展,人能不能安居乐业,粮食安全保障在哪,农耕文明、乡村文化的传承靠高楼大厦吗?这不是一个科学社会,这是畸形发展的一头独大的社会,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要破解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首位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央有非常好的信号。当时各地农民都说,中央搞新农村建设,我们有希望了,结果这些年不过是搞了些试点。点上有样板,面上没进展。这就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意了。”他对早报记者说。

8年研究精华浓缩在“四化”

刘彦随对“乡村病”的研究长达8年。但这天他对总理汇报时,把研究成果浓缩在短短的几分钟里,着重谈了我国“乡村病”的主要方面——“四化”。这“四化”即指:

一是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快速城镇化耕地流失造成的数千万失地农民、“离村进城”的数亿农民工,以及上学靠贷款、毕业即待业的数百万农家学子组成的“新三农”群体,大多处于“城乡双漂”,难以安居乐业,正成为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焦点。

二是农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农村青壮劳力过速非农化,加剧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三留人口”难以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地无人耕、良田被撂荒成为普遍现象。

三是农村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拆旧、不占白不占,导致“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这也反映了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不足。中科院测算,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达1.14亿亩,村庄空废化仍呈加剧的态势。

四是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大城市近郊的一些农村成为藏污纳垢之地,面源污染严重,致使河流与农田污染事件频发,一些地方“癌症村”涌现, 已经危及百姓健康甚至生命。“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

刘彦随认为,“乡村病”因快速城镇化而引发,必须由新型城镇化来根治。就当下而言,尤其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对于刘彦随提出的问题,李克强在随后的讲话中多次提及“空心村”。

李克强说,新型城镇化要突出统筹城乡,根本前提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使城镇化成果惠及农民,这根弦一定要绷紧。

“乡村病”引起高层关注

在中南海座谈上,刘彦随汇报的题目是:新型城镇化要注重根治“乡村病”。

在当天他给总理讲解时所用到的是一幅“山东省禹城市伦镇牌子村土地利用遥感调绘图”,从新闻联播中可以看到他站起来举着这幅图讲解的情形。

刘彦随介绍,这幅图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的成果图之一。基于25c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由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制作而成。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宗宗宅基地、打谷场、坑塘、鸡鸭舍、空闲地、树林,还能清楚地看出,哪些宅基地荒废了,哪些良田被占用,哪些被撂荒。

刘彦随当场把这幅图送给了总理,总理仔细地查看了这幅“空心村”图。

为这一次难得的与总理座谈的机会,刘彦随做了全面细致的准备,他希望国家领导人对这个问题有较深入了解,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此前,他很担心领导人不能接受“乡村病”这一提法。但座谈结束一周之后,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他这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农村空心化是“退化”

东方早报:你提出“乡村病”这一重要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

刘彦随:最初并不是研究这个。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我主持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途径研究”,做到2010年,我们团队师生20多人,在沿海10个省市调查200多个县,深入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尽管这些年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我们发现,很多地方的农村问题大于成绩,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快速城镇化导致土地、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力过速非农化,留村人口老弱病残,村庄土地严重空废,农村环境污染恶化,学校、文化设施逐渐废弃了。

我们本来是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建设的问题,后来发现,人没了,村空了,田荒了,环境污染了,学校废掉了,这还是“新农村”吗?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这与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背道而驰。“空心村”不整治,新农村怎么建设?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是放在第一的。但怎么统筹?新农村不建设,城乡难统筹,而“空心村”怎么办?这个项目后两年的研究工作,不光是关注怎么建设,而且要探究怎么解决问题。

2008年,我们把研究重心转到如何破解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阻力和障碍上来。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发生退化的过程,而城市却在扩展、在发展。因此,面向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重点,就是系统诊断现实问题、探究科学问题、解决战略问题。于是,将“空心村”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着力点。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资助下率先启动了“山东省村庄用地整治潜力与规划研究”课题。之后的五年间,我们团队科研人员几乎以“村”为家,每年多半时间蹲守村庄,分门别类,深入调查和跟踪研究趋向恶化的一个个乡村矛盾和问题。这期间还依托我本人负责的土地资源研究、乡村发展两个全国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召开了4次国内学术研讨会和2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广泛开展不同类型区域研究和国内外比较,试图深度解析中国农村发展与演化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问题。

在深入研究与学术研讨中,我们发现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农村潜伏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加剧、在加重,而且有一些问题不断恶化甚至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因此,在前年我主持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中多用“难以为继”、“巨大隐患”来表述,还发文呼吁“空心村不整治、新农村难建设”。包括我主持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研究”,目的就在着眼城乡转型与统筹发展视角,侧重探究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农业安全、产业转型、资源集约、环境整治等系列重要战略问题。

党的“十八大”之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我们团队进行了中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再审视”,在城乡比较、国际对比中充分认识到了当下我国一些突出乡村问题及其病症的严重性、危险性。而正式提出“乡村病”这一概念,并进行理论解析、机理分析和对策探讨,还是在准备向李总理汇报的前一个多月时间完成的。

东方早报:“空心村”是你们在农村看到的普遍现象?

刘彦随:这个项目,我们先后调查了200多个县,后来又去过200多个县,共400多个县,重点调研的村庄超过2000多个。从山东、河南等地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调查的情况看,农村空废闲置土地整治率平均46%-54%,三成的比较普遍。如果说一个村庄三成都破废了,那就会没有学校了,没有乡村活力了。现在不少市县一个四五万人的镇,只有一个中心小学。学校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的空心化。

我给总理汇报用的那张图,是山东省禹城市伦镇牌子村高分遥感调绘图。该村原来有600多人,现在也就200多人。这张图是我们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2010年制作的。总理应该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空心村图”,这个空置率达到40%。你看还有伦镇的赵庄、李怀泉村,空置率都在一半左右。农村三年不住的宅基地,我们就认为是空置的,倒塌的算完全废弃了。

过去说的“村村通”工程,在很多地区存在“水土不服”,所起作用不大。人在时想通过但长期不通,如今人走了再通没有用。在“村村通”项目中,有个地方投资几千万元,建设期3年,立项时是需要的,结果老百姓等不到庆功就出去了,最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不想回去了。到竣工欢庆时,村里连鼓掌拍手的人都没有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这种状况在中西部地区、东部的一些山区都有。

东方早报:我国农村哪些地方空心化最严重?

刘彦随:我国的自然地理和区域发展差异悬殊,决定了“空心村”的地域差异也很大。过去的农业区,耕地集中、人口集聚,随着乡村转型和人口转移,现在成了空心化的重灾区。我国农村空心化程度,基本上是北方大于南方,黄河流域大于长江流域,平原地区大于山区。高度空心化的地区主要有华北、东北、长江中游平原,这些地区占到60%以上。另外,四川盆地、黄土丘陵台塬等西部人口迁出区,空心化也很严重。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东方早报:你提到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一些地方“癌症村”涌现。污染源主要在哪方面?在很多人印象里,农村是山美水美人美的地方。

刘彦随:农村以前多是青山绿水、健康养生的好地方,现在大不如从前,一些地方出现“癌症村”。

尤其是大城市近郊的一些农村,成为藏污纳垢之地,面源污染严重,河流与农田污染事件频发,一些地方“癌症村”涌现, 已经危及百姓健康甚至生命。“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

工业废弃物排放是目前危及农村环境健康的主要来源,造成了主要江河、湖泊的严重污染。近些年来,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许多化工企业的排污变得更加隐蔽,给监管部门带来更大难度,直接造成对地下水及周围农田的严重污染。

河湖污染,企业排污,再加上农民面临的自身污染也很严重,化肥、农药、杀虫剂,一下雨,农田里的都流到河里去了。河流上游化工厂排污引发环境污染,进而导致下游受污染,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吃穿用,使得不少想参军的年轻人体检过不了关,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过去30多年的城镇化,城市病大家耳濡目染,但一说乡村,人们脑海里的多是儿时的故乡,城里人也说,乡村环境多美啊,其实,偏远的、污染的地方不是人们感受大自然的首选,城市近郊的“农家乐”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如今的“乡村病”甚至重于“城市病”。不能留人、危及生命的地方逐渐成为许多人回不去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