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随:中国统筹城乡土地利用配置与整治(摘要)
2011年7月23日至27日,是国内地理学界与资源科学界学术盛会的重要时期。中国地理学会(7月23日至25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7月25日至2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先后召开学术年会,这无疑为国内外学界同行朋友互相交流与学习提供了大好机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同时挂靠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刘彦随研究员任两个专业委员会主任。与会期间,刘彦随研究员等将先后主持两个分会场:(一)第15分会场:和谐城乡与新农村建设;(二)第1分会场:统筹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与整治。
为了协调和组织好两个分会场研讨,刘彦随研究员围绕分会场主题,精心撰写了参会论文摘要。现予刊发,以飨朋友。同时,希望更多学界同行关注以上分会场,积极撰文、参与学术交流。
(一)
中国统筹城乡土地利用配置与整治研究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E-mail:liuys@igsnrr.ac.cn)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土地利用;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城乡土地利用的“二元”体制,日益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土地利用配置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土地开发模式及其城乡关系范式。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配置,主要是依据土地供求关系,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来实现。而中国长期实行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二元”体制,在土地利用配置机制上,不仅表现出政府主导土地供应浓厚的行政色彩,导致城市与乡村用地配置的自然分离状况,而且暴露出农村土地低价征用、高价出让的“利益差”,持续助推了农村土地非农化中“土地财政”膨胀和失地农民猛增,人为地加剧了取消“农业税”之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再剥夺”。其深层矛盾和问题,既根植于中国传统体制的强约束,也透视出当前惠民政策的不完善及其机制的不健全。统筹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正上升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众多土地矛盾和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协调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成为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的焦点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高层决策关注的重要主题。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两个最严格”制度和建立“两个市场”的重大决定,首次提出“城乡同地同价”理念;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搞好规划,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2010年,国发[2010]47号文件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这些新的理念和政策,对深入开展城乡土地利用配置与整治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要求。统筹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理应成为人文地理学、资源科学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城乡土地利用配置,是立足城镇与乡村发展内在的关联性与互动性,遵循城乡同地同价原理,创新城乡土地统筹规划机制,对城乡土地进行时间、空间与产业之间合理安排的过程。农村土地整治,是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进行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的过程。科学推进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对于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强化集约用地、提升土地产能、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城市土地囤积闲置严重、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农村土地“低征高卖”等现实问题,亟待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的前瞻性研究。强化“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将遥感(RS)与GIS手段、典型实证调查、模型模拟分析与专家决策支持方法有机结合;二是注重从案例剖析、区域比较中探索城乡土地优化配置技术规则与标准、农村土地整治技术规范与模式;三是注重集现实问题、科学问题与战略问题于一体的综合研究,系统探究统筹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的长效机制、长期目标和长远战略。
参考文献
刘彦随. 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刘彦随. 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 中国土地科学, 2011,25(4):3-8.
刘彦随. 农村土地整治应让农民受益. 人民日报, 2010-11-12 (人民时评).
刘彦随. 给失地农民坚实可靠的未来. 人民日报, 2010-09-29 (人民时评).
刘彦随.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是一体的. 人民日报, 2010-04-08 (时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