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专访报道 刘彦随研究员:科研务实更为民[Economic Daily] Prof. Liu Yansui -- Research of pragmatic more for the people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彦随——科研务实更为民
本报记者 佘惠敏
《经济日报》(2014年10月8日,5版)
科研选题要为民,科研成果要务实,科研经费使用要清廉
“作为一个党员和科技工作者,我要带着专业知识,深入群众中去学习。”谈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彦随有一肚子的故事。
刘彦随的团队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发展和土地利用研究,经常深入农村。“一年多来,通过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我们深入探讨研究农村发展出路的自觉性、紧迫性。”他表示,群众路线的主题——“为民、务实、清廉”,也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做到的,科研选题要为民,科研成果要务实,科研经费使用要清廉。
空心村调查研究是刘彦随团队的工作重点之一,团队成员不仅要通过农户问卷调查,详细了解村庄的人口、就业、收入、生活状况和农民的愿望诉求,还要使用GPS等技术手段测量空心村土地空置废弃情况。刘彦随带领团队在山东禹城市伦镇牌子村调查的时候,他的一名博士生手持GPS溜着墙边走,这本是调查工作的需要,却被村里一位老大娘当偷牛贼抓了:“你偷偷摸摸不走大路,是不是想偷牛?”
“这件事不能当笑话看。”刘彦随说,“这说明,深入空心村的专家学者还不多,如果多了,就见怪不怪,不会搞个调查就被当成偷牛了。”
从此,刘彦随去农村工作时不仅关注一手调查数据,还更多吃住在农村,深入了解农民诉求。根据在山东的调研,刘彦随完成了《关于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专题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用和重视。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是刘彦随团队的另一工作重点。治沟造地主要是采用闸沟填土、边坡防护的办法营造高标准农田,是实施退耕还林后与之配套建设的姊妹工程,这曾遭到过部分学者的质疑和误解,认为会破坏生态、产生地质灾害。
“我认为重大工程建设一定要缜密,不能仅凭经验与感觉来下结论。”刘彦随作为中央支持陕西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负责人,带着团队前期开展了深入调研和论证,还在陕西做了物理实验模型的模拟观测。“通过边坡形变、降雨侵蚀、黄土特性等实验观测,我们探索了沟道整治的增强型典型设计方案,提出了保障工程稳定性可行措施。”
现实验证了他们的实验推断和示范工程质量。去年、今年夏天,陕北黄土高原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但延安治沟造地示范工程经受住严峻考验,新造的地已连续两年获得丰收。“今年,老百姓家的玉米亩产都1500多斤了!”刘彦随高兴地说。
“科研要务实,科研更要为民。要认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明确我们专业研究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要坚持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形成强大的社会感知和专业认知。”刘彦随说。
(来源:http://paper.ce.cn/jjrb/html/2014-10/08/content_217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