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刘彦随研究员:“对挤占生态空间说不”Economic Daily News Liu Yansui: Say no to occupy the ecological space

 

《经济日报》2014-01-04 04

热点解读】我国地域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与生态的关系、生态与民生的关系,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长期面临的战略主题,也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近日发布。该成果显示,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相比,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总体来看,二次调查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的生态环境形势仍很严峻,显示了我国生态空间被挤压的问题日趋严重。

我国地域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大。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与生态的关系、生态与民生的关系,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长期面临的战略主题,也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取得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取得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城市扩张规模,过度挤占了城乡生态空间。

一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由此带来耕地“占补平衡”的巨大压力,不少地方占优补劣、占近补远,补充耕地时上演“围湖毁林”、“上山下滩”。二是城市快速扩张和工业园区建设直接占用或破坏优质农田、河湖水面,导致城郊区、开发区周边重要生态空间的迅速萎缩甚至消失。三是我国东北林区、西北草原、西南山地等生态脆弱、发展滞后区域,缘于农牧民生计需要,就地开垦林草地、山坡地,造成对脆弱生态空间的直接侵占。四是滩涂围垦、填海造地、开山造城等一系列大开发活动,剧烈改变湿地、山地生态系统的稳态结构和自调节功能,引发生态环境退化。

造成上述问题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是特定发展阶段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中央一直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一些地方在地方利益和发展冲动的作用下,落实中央要求过程出现了偏差,对生态建设重视不够,牺牲了生态利益,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切实保护生态空间,建设生态文明,事关发展大局、民生大计,当下应在健全生态管控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

管控机制层面,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在查清生态国情和诊断区域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开展生态空间规划,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将保护界线落到实处。

制度创新层面,全面推进生态补偿。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生态优先理念,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保护价值化评估制度。实行各类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工程措施层面,强化生态工程建设。深化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科学试验和工程示范,有针对性地建设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有序推进林草区、陡坡区、滩地区“三区”边际耕地的“退还工程”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社会认知层面,切实践行生态民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进公民责任意识,让生态伦理、生态安全的科学认知深入人心。

保护生态空间、优化国土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次调查的相关数据反映,我国有1.49亿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以及25度以上陡坡等生态保护屏障和生态脆弱区,这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推进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只有推进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强调生态的适宜性、开发的适度性、环境的适应性,对挤占生态空间说不,才能科学实践“生态空间山清水秀”,逐步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