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坚持制度创新 保障打赢打好(专家访谈)

 
 

 访谈嘉宾: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刘彦随

 采访人:本报记者 高云才

来源:《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8日   09 版)

 

  要注重减贫速度,更要保证脱贫质量

  记者:截至2017年底,全国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深度贫困村有2.98万个。要让贫困群众能够稳定脱贫,必须保证脱贫质量,减少返贫数量。怎么看待脱贫质量这个问题?

  刘彦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要根据精准扶贫工作进展、形势变化调整着力点。从脱贫攻坚目前进展看,总体上完成预期目标问题不大,关键要由打赢向打好转变。到2017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3046万人左右,5年多来累计减贫6853万人以上,减贫幅度达到70%左右,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02%下降到2017年的3.1%。2016年全国首批28个、2017年又有12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

  目前,深度贫困村是打赢攻坚战最困难的环节,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难度很大。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成本也高。在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孤寡老人、病人、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和文化水平低、缺技能群众比例大,而且越往后这些人群在贫困人口中的占比会越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记者:那么,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高脱贫质量需要怎样的机制保障?

  刘彦随:从当前脱贫攻坚的形势看,提高脱贫质量要以实事求是、确保成效为准则,创新推进机制保障。需要从“五个转变”方面下大力气,即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速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注重找准帮扶对象向更加注重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

  贵在精准,难在精准,成功关键在于精准

  记者: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系统发力、重点突破、集中攻坚的关键阶段,如何通过脱贫攻坚的制度顶层设计,使扶贫事业不离精准这个轴心?

  刘彦随:如果说脱贫攻坚的机制保障是提高脱贫质量的动力内核,那么精准扶贫的制度设计就是提高脱贫质量的支撑平台。当前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实践,始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精准为手段、以成效为目标,狠下绣花真功夫,拿出落地硬办法,把好退出总关口,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真脱贫,脱真贫。

  记者: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请问如何推进“精准”的落地?

  刘彦随:当前,要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此,必须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必须遵循贫困发生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实现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减少返贫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比方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要支持贫困群众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发展适宜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不喊空口号,不搞一刀切。引导劳务输出脱贫,要加强符合实际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劳务对接机制。对脱贫户绝对不能一脱了之,撒手不管,要“扶上马,送一程”,避免出现“一帮扶就脱贫、不帮扶就返贫”的怪现象。

  必须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进一步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完善省际结对关系,创新定点帮扶机制,着力推进县与县的精准对接。帮扶资金和项目要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同时,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引领作用,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