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科院报告建议积极推进农村"空心村"综合整治

 

新华网 2012-03-26记者:吴晶晶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吴晶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6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指出,中国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应积极推进“空心村”综合整治,以破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造成了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变为涉及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产生了大量空心村,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难题。

“农村空心化在国外也具有普遍性,但我国农村空心化要远比其他国家更复杂、更严重。”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彦随说,农村空心化直接导致农村“三留”人员增多、主体老弱化和土地空弃化,破坏了乡村人居环境,造成土地资源的双向浪费。

这份报告认为,宅地废弃、空置与低效利用是空心村问题的核心。课题组对山东、河南等地4.6万宗宅基地、6500余农户调查发现,农村宅基地废弃闲置量很大,打谷场、村边林、取土坑塘等村庄附属用地粗放、利用效率极低。以山东禹城市村庄为例,空心村整治可净增耕地13%至15%。

“经综合测算与评估表明,若按照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人口转移机制、宅基地退出与盘活机制,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可达1.14亿亩。”刘彦随说。

报告认为,应将空心村整治及土地优化配置上升为国家保耕地、扩内需、惠民生的新战略。通过空心村整治还田、还林、还园,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提升农村土地价值,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报告还建议,建立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配套政策与制度。

据悉,除了《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还组织研究和出版了《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国资源报告》等系列报告,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