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随应邀出席陕西榆林低碳经济发展座谈会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榆林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1.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与国家战略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正深刻影响着全球农业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最终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社会极度关注全球变暖,反思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着力转变增长方式,低碳经济模式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相关报告中。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率先提出要建立低碳经济社会,“低碳经济”、“低碳技术”、 “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美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采取相应措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政府和学者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等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万钢部长等国家领导人曾在多次会议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1月,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了低碳经济研究院。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化解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而产生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突破资源、能源与环境瓶颈约束的一条新途径。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全国五省、八市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地区,从而掀起了我国新一轮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决策的新高潮。 2. 榆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条件 2.1 榆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1.1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世界低碳经济之潮勃然兴起。2007年6月,日本与英国联合主办以“发展可持续低碳社会”为主题的研讨会,勾画了未来低碳社会发展的蓝图;2007年7月,美国出台了《低碳经济法案》,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实行减免税收和经费支持等优惠政策;英国引入了气候变化税、碳排放贸易基金、碳信托交易基金、可再生能源配额等政策。此外,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墨西哥、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正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积极努力。可见,榆林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顺应了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2.1.2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加快,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剧,粮食安全压力持续增大。如果不能适时采取有效措施,未来20年至50年的农业生产必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实行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榆林市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及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2.1.3发展低碳经济是提升榆林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途径 榆林作为煤、油、气、盐等资源富集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既是中国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腹地区,也是受北方气候暖干化显著影响的生态脆弱区。随着大规模能矿资源的开发和大型重化工园区的投资建设,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资源高耗、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以及南北差异、城乡差距过大和产业结构竞争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因此,着眼于生态为先、以人为本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既是优化榆林区域经济结构,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障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2 榆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 榆林市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一是快速提升的经济实力,成为陕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北极”。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1.18亿元。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具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发展新型能源的条件优越;三是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作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榆林市大型国有企业比重高、企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具有实施能源资源深度转化工程和清洁技术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独特优势;四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加快建设,国家层面更多的优惠政策可助推低碳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榆林“百年战略”,率先设立新能源投资基金,启动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重视推进产学研合作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为榆林低碳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决策提供科技支持。 3. 国内省市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策略 3.1 北川—新县城规划建设的低碳模式 北川灾后重建的新县城规划建设,将节能减排作为指导方针,因地制宜地引进低冲击开发模式。具体建设策略:一是优化布局,提高绿化水平,增加城市碳汇,降低热岛效应;二是严格工业区准入制度。就业当地平衡,减少交通出行;基本城市功能集中在平坝地区,减少居民出行距离;严格控制有大气污染隐患的产业发展。三是绿色交通,慢行优先;四是倡导绿色建筑;五是清洁能源利用;六是倡导基于用能定额的全过程节能管理。 3.2 保定—可持续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 作为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中国推出两个“低碳城市”试点之一,低碳正渗透到保定市的居民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城市的发展路径、规划决策方式。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一是积极构建政府、市场、企业、公众四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机制,探索低碳城市建设模式;二是建设“太阳能之城”,开启低碳发展之门;三是依托中国唯一的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中国电谷”,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发展低碳产业,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低碳产业群的发展力度;五是加大宣传教育,让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3.3 上海—以低碳经济引领上海发展转型 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宏观战略,结合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决策机制。其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一是调整能源结构,促进低碳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二是高效节能技术应用促进工业节能、以全过程管理促进建筑节能、以交通模式优化促进交通节能等途径推进节能减排;三是通过强化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健全节能服务业市场平台等途径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业;四是倡导低碳社会氛围的生活方式。具体实施途径:一是依托上海要素市场的优势,搭建以上海为中心的碳交易平台;二是依托上海服务经济的优势,创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低碳实践区;三是依托上海科技人才的优势,突破面向未来的低碳技术;四是依托上海经济中心功能的优势,引领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模式。 3.4 深圳—建设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 2010年1月16日,深圳市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合作,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渐进常态化”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将深圳市逐步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典范。双方具体合作内容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将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优先在深圳试验,引导相关项目优先落户深圳,并总结示范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圳市负责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和示范任务,以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等地区为试点,建设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建筑与低冲击开发模式、可再生能源等各类示范项目。 4. 榆林市低碳经济战略构想及其对策建议 在我国推进统筹区域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亟需深入分析榆林市自然环境容量,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特征,从区域资源优劣势分析和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系统研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资源深度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民生建设的中长期战略,探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机制与政策。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重点、以促进科学发展为动力,整合区域资源、创新发展机制,着力推进榆林产业结构、区域战略、城乡关系、发展模式的整体转型,打造能矿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效益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快速推进、南北区域协调互动的榆林区域发展新模式。 4.1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工业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构建循环产业集群是实现生态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最佳方式。针对榆林市的现实条件及存在问题,理清思路选择最佳路径和方法,合理规划设计,发挥区域特色优势,营造循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所需的产业生态条件和政策环境条件,并以市场和政府共同协调配置资源的方式,充分调动集群的自组织机制来促进西部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思路是:以产业集群的高经济效率和高发展速度,以及循环经济的高资源效率和高生态效益,来实现榆林市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循环经济的集群化, 以及优势区域的生态群设计等多种途径,以生态循环原理和集群成长规律来营造构建产业集群,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来运营产业集群。 4.2 强化生态保育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在生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采取把有限污染源控制在一定区域和范围的“双控”原则,通过产业合理布局有效控制污染源;在农业发展中,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瓜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林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生态型林业经济、基地型畜牧经济;2)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流动,实现征收资源开发补偿税费和生态环境建设费制度化,探索建立绿色GDP的地区经济核算体系;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特别是协调农民增收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各地森林资源保护与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扩大自然保护区规模;加强省内的河流、滩涂、湖泊和水库等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4.3 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及其政策环境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的必然要求。主要包括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从制度上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碳贸易制度。 创造区域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从政府的角度看,一方面要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的综合措施,引导、支持企业积极投资低碳经济领域,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准入制度,维护相关政策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注重研发先进能源技术,着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及时掌握并善于运用体制、机制创新的激励措施。 4.4增强低碳消费意识,建设榆林低碳城市 积极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法规的实施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让其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撑。榆林市在未来几十年里能否持续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调整战略与调控能力。因此,榆林市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挑战,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构建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5榆林低碳经济发展及其优先行动计划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在认识和决策上过关,而且更要在实践中过硬,脚踏实地,探索一种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态优美、城乡和谐、惠及民生的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榆林南北县域统筹、优势互补、利益一体的新路子。 1)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针对榆林市实际,强化效率与公平、优化收入与分配、促进人地和谐发展。在开展区域发展差异格局分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地域主导功能分区基础上,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和现代新技术产业,着力构建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农村经济和民生经济。 2)遵循低碳经济理念,积极探索榆林高能耗产业模式下的低碳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出台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同步推进榆林“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建设,率先建成六大样板园区(基地):一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是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园区;三是民俗风情文化园区;四是生态果粮基地;五是草场畜牧基地;六是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3)全面开展低碳经济运行机制与模式示范。主要包括低碳企业典型示范;低碳住宅小区综合示范;低碳乡镇重点示范;低碳经济园区技术示范(如绥德物流园区、神木锦界、大柳塔园区),构筑不同类型和不同目标导向的榆林低碳经济科学试验与典型示范体系。 4)推进低碳经济管理与科学决策。成立榆林市低碳经济决策领导与管理组织机构,充分调动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社会公众等方面参与低碳经济决策积极性。应特别注重低消耗、少排放和高碳汇的多目标结合,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宏观战略,科学编制榆林低碳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南部县在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增加碳汇等领域的优势与作用,建立全市北南市(县)区域统筹与协作发展机制,建立生态建设补偿与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本文系出席“榆林市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座谈会”(榆林市委、市政策主办,2010年10月24日,北京)报告材料。刘彦随,陕西榆林绥德县人,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农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E-mail: liuys@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