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王登记:促进农村土地整治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陕西日报 2011-08-15

  土地整治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土地整治不仅满足了建设占用补充耕地的需要,同时也确保了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2000年―2010 年,全省累计投入资金69.4亿元,整治土地326.1万亩,新增耕地107. 5万亩。全省非农建设连续十一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土地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区各类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农用地结构明显改观,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耕地利用率普遍提高了3%―10%。许多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集中配套,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开发、整理复垦对现有耕地进行的综合整治,达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树成行的高产农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降低了5%-15%。已建成的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排涝标准达到了20年一遇。  惠及农民群众,促进农村发展。据调查,土地整治工程每亿元投资可带动劳动力需求15多万个。据统计,在近年来安排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省有40多万人次农民群众参加项目区务工,用于支付农民群众务工费用达3亿多元。  恢复灾毁耕地,促进农田生态保护建设。2008年到2010年末,中央和省上利用新增费向灾毁地区共安排项目 1028个,涉及资金3.97亿元,恢复耕地31.86万亩。在一些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还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整治措施,控制土地沙化、盐碱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态涵养能力,促进了农田生态保护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土地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力促土地整治顺利向前推进。  完善、规范工作程序。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先后印发了《陕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陕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标准》、《陕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指南》等20多个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制订和推行,使全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规范性工作程序。  分级负责,形成体制保证。省上重点抓好项目申报、实施的宏观管理和项目实施工作规范、制度建设和督促检查工作;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本市内项目的前期踏勘论证、申报和项目实施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抓组织项目实施、抓落实。分级负责,在体制上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运行。  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目前,中央和地方的支农资金总量相当大,为防止资金投入分散,利用率低的问题,我省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把土地整治作为重要内容,与农业发展规划、基本农田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相衔接、相协调,发挥规划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龙头引导作用。二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其功”的原则,将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林网改造等建设项目进行整合,提高项目整体功能和质量。  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确保土地整治有序进行。搞好土地整治,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也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项目选址应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同意,项目设计要吸收农民群众合理建议。项目施工对可以由农民完成的土地平整、水土保持等工程施工项目,要尽可能地让当地农民参与项目实施,使农民得到实惠。  科技创新推动土地整治。近几年来,依托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先后开展了卤泊滩盐碱化治理等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加强土地整治学术交流,土地整治中应用新技术实现增收节支近亿元。  因地制宜,抓好“五个结合”。所谓“五个结合”即:土地整治结合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整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土地整治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专项工程,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结合生态退耕与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土地整治结合治荒治沙,促进沙漠地区生态环境改善。
 
  认清形势,加大力度,确保土地   整治“十二五”目标全面实现
 
   我省人均耕地1.6亩,虽略高于全国水平,但80%的耕地分布于水土流失区,旱坡耕地面积占到75%以上,每年雨洪灾害造成耕地损毁现象多有发生,受气候和环境影响耕地质量较差。为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必须不断推进土地整治再上新台阶,确保我省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的实现和耕地质量的提高。  紧紧围绕耕地保护目标推进土地整治。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保有量5912万亩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84万亩目标任务的实现。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着重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同时整理现有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恢复灾毁耕地,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在“十二五” 末,力争完成土地整理规模不少于800 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不少于100 万亩的目标。  紧紧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开展土地整治。坚持以开发促保护,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组织开展好全省4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建设。积极实施“万村整治” 工程和渭北旧村复垦工程,加大对陕南平坝和缓坡耕地的整理力度,加大对陕北“坡改梯”、淤坝地以及有沙化趋势耕地的建设和整治力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展土地整治。结合实施新村建设规划,完善县、乡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结合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排灌和防灾减灾能力;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建设农村美好家园,搞好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村庄废弃地和腾退的宅基地,美化居住环境。  紧紧围绕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开展土地整治。将土地整治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倾斜、向基本农田保护整理区倾斜。加快研究省级重大项目立项、实施的管理模式。积极实施渭河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整治农田 500万亩,新增耕地20万亩。同时,围绕陕南移民搬迁重大工程实施做好移民搬迁口粮田建设。    
   (王登记: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