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随研究员应邀在“百县工程-县长论坛”作主报告

 

????? 2010年12月10日,由世界宣明会和上海增爱基金会联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百县工程—县长论坛”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召开。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彦随应邀作了题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模式”的大会讲演。

????? 该主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KSCX-YW-09)共同支持下完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内容包括: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与目标;新农村建设重要理论问题探析;新农村建设典型区域主导模式。??

????? 他强调,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大城市”发展倾向和土地依赖型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的问题积淀与矛盾激化,导致中国城乡关系的不协调和农村发展的不可持续,其中“三化一衰”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应当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并适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 人口快速城市化。近30年全国城镇化率年递增0.92%。2009年达到46.6%,其中农民工占26.8%。一味地把农民推向城市,造成虚高的城市化率。农村主体老弱化加剧发展。 ????? 土地高速非农化。近12年全国耕地减少1.27亿亩,建设用地增长1.09亿亩。土地城市化远快于人口城市化。一味地扩城区、建园区的“摊大饼”。农民失地进而失业问题严峻。 ????? 农村快速空心化。1995年以来,农村人口年减少1300多万人,而农村土地规划缺失、管理缺位,“一户多宅”,村庄空废,农民土地权益未得到保障。这是农村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 城乡差距拉大、导致城兴村衰。1978年全国城乡收入差异为2.57:1,到2008年扩大为3.36:1,绝对收入差距突破万元。城乡社会地位、人居环境差距更大。民生问题绝非小事。 ????? 近五年来,在中央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各地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和模式探索,有的地区成效不错, 但总体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村庄扩展,浪费土地;官商主导,民益受损;点上样板,面无进展。面对当前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新农村建设应脚踏实地、统筹规划、分区推进,要踩准节拍,科学规范,既不可错失良机,也不能操之过急。 ????? 最后,刘研究员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成长起来的、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典型模式。报告受到了与会百余名代表的热烈欢迎和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