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报: 墟落残垣尽 桃花夹麦田—— 陕西省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及应用纪实

 
土地整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把这件好事办实,不仅要靠国家政策的激励、巨额资金的投入,科技的支撑也必不可少。 近年来,学术界和行政管理机构开始重视土地整治领域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农村废弃宅基地整治面临许多科学、技术难题,亟须深入调查研究和开展典型示范。 当国内一些专家对此类研究仍停留在宏观层面时,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和西安理工大学经过20年实践,探索出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及典型模式,为陕西省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与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填补了土地科学领域一大空白。 这套技术和模式不高深,不洋气,但最可贵之处就是来源于实践,因而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当然,这项成果不能照搬到其他地区,但其废弃宅基地整治的理念、战略思维和技术集成方法在全国仍具有推广性,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学习借鉴。 一份鉴定证书引发的故事 “废弃宅基地整治的一把新钥匙” 韩霁昌至今仍清晰记得,2010年6月13日的西安,晴空万里。 这一天,作为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韩霁昌从省科技厅领回了一份《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在鉴定意见一栏中,赫然写着这样一行字:“该成果技术集成系统全面,标准模式典型合理,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在综合整治集成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成果? 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20年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推广,形成了农村宅基地整治集成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中的调查技术、规划技术、施工技术、信息技术、综合集成、政策机制等。 ——立足渭北旱塬,面向三秦大地,建立了废弃宅基地整治典型化标准模式。 ——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分层次分功能提出宅基地综合整理后利用模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综合集成应用平台,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套并不高深,也并不“洋气”的技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农村废弃宅基地整治中的难题。 “这是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的一把新钥匙!”曾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的牟玲生,如此评价这项成果。 20年前的一份调研报告 “旧村庄整治,受益于当代,造福后代” 牟玲生对陕西农村废弃宅基地的关注,始于20年前的一份《关于陕西省农村村庄宅基地建设用地的调研报告》。 韩霁昌正是这份调研报告的作者。1990年,刚刚到省土地管理局工作的韩霁昌,领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全省农村村庄用地进行调查。 不调查不要紧,一调查,触目惊心。全省人均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远远超过115平方米的政策标准,村庄用地面积达791.6万亩,占到了同期耕地数的14.9%。其中,全省废弃宅基地达到百万亩左右,约有半数的宅基地在0.5亩以上,渭北高原一带1亩以上的大宅基地随处可见。 从这些数字里,调研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废弃宅基地整治潜力巨大。韩霁昌算了一笔账:“如果对这些宅基地加以改造,使户均宅基地水平控制在0.4亩,那么全省现有村庄即可腾出宅基地90.5万亩!”这将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十年农民建房用地,即可少占100万亩耕地,每亩年产粮食按200公斤计算,每年可增产粮食两亿公斤! 调研报告得到了陕西省委副书记牟玲生的重要批示:“旧村庄整治,是一项受益于当代,造福后代的宏伟事业,应当努力把它办好!” 由此,陕西农村废弃宅基地整治工作开始启动。1992年,为了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规模化,原陕西省土地管理局专门成立直属国有企业——陕西省土地科技服务总公司(1997年更名为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1992年~1997年,公司作为陕西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技术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以关中渭北旱塬地区为主进行了旧村庄废弃宅基地的调查分类和零星复垦。 另一个角度看土地整治 “再也不能农民咋干咱咋干了” 陕西农村废弃宅基地状况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提速,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散、小、乱”状况日益加重。 有这样一组数字:我国现有64万个行政村、330万个自然村,全国农村居民点面积2.48亿亩,人均229平方米,户均1亩!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可见一斑。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村土地整治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国土资源大战略,并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20年来,土地整治的地位不断提升,投入不断增加。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地土地整治尤其是废弃宅基地整治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质量参差不齐。 只有政策的激励,显然不足以搞好废弃宅基地整治。 “难道宅基地整治就是‘拆房’和‘平地’,没啥技术含量,农民完全可以自己做?”这个问题,不仅困惑着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也困惑着韩霁昌这样具体从事土地整治工作的人。 这个疑问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困惑是:土地整治是否只是一门软科学? 让韩霁昌备受触动的是一位干部在竞聘某省级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岗位时说的一句话:“我不是学土地专业的,但是在农村种过地,知道整理是咋回事,把地平好就行了。” 这种声音,虽然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但并不是个别现象。 韩霁昌不服气。 不服气来源于比较。 其一,与农田水利相比,作为土地整治中的一个分项工程,农田水利主要研究农田灌排和水资源利用问题,但没人能否认其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否认它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废弃宅基地整治工程比农田水利工程包含的内容多得多,比如:在拆旧的同时如何确保临近房屋的安全?建筑垃圾如何处理?如何保护古宅古树?如何规划好项目区整治后的排水,有效预防内涝和水土流失……而长期以来,人们却认为这只是一门软科学,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手段而已。 其二,与其他行业相比,水利、农业、地质工程项目都有成熟的工作程序与标准,都有自己的建筑施工单位,唯独土地部门没有。尽管可以提出施工要求,将复垦项目交给这些施工企业来做,但人家将永远把复垦当做副业。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专业队伍、示范力量? 不服气还来源于对未来形势的研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减少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废弃宅基地的整治理应有科学性、技术性的认识。作为直接从事这项业务的单位,从工程技术上应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具体思路和做法,对工程进行科学规范。 “再也不能农民咋干咱咋干了!有了技术支撑,才能被农民认可,被社会认可。土地领域长期存在的‘重管理、轻工程、轻技术’必须改变了!我们一定要拿出一些东西来指导实践,哪怕是不全面的,但是可以在实践中逐渐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和科学体系。” 样板耀州 “好处是增地增产增收” 1999年,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参与了咸阳市长武县彭公废弃地上窑整治项目勘测、规划及相关工作。这个项目历时6个月,整治宅基地1778亩,工程净增耕地1443亩,全部是水浇地。2001年~2009年,这些新增耕地实现总产值1111.42万元。 对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来说,比增加了1000多亩耕地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为公司在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技术方面积累了经验,公司就此对旧宅基地整治的方式、模式以及从勘测、规划、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有了全面掌握。 2004年~2006年,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实施了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移村等20个村落废弃地坑窑的整治。 耀州地区属于典型的渭北黄土台塬地貌。这里大面积的地坑窑被称为中国民间的“建筑奇迹”,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之所以得名地坑窑,就是窑洞不选土崖开挖,而是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个方形的地坑。窑洞一般高在4米左右,宽3米,深可达十几米。 随着年代的推移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80%左右的农户告别了地坑窑,迁入了新居。大量废弃窑洞,成为当地人心中的痛:不仅浪费了土地,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造成了安全隐患——几乎每年都有人畜失足落入窑坑! 2010年9月初,记者跟随陕西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高级工程师罗林涛来到当年的小丘镇移村废弃地坑窑整治项目区。如果不是看到对昔日场景客观记录的照片,无法想象脚下平整的土地、眼前开阔的庄稼地,曾经是大片破烂不堪、深陷的地坑窑。 工程竣工验收四年之后,再次回到这方土地上,罗林涛三步五步不断遇到熟悉的面孔。 问起废弃窑洞整治的好处,村民们脱口而出:“增地增产增收。” 地坑窑最大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大,平均每户窑洞占地0.5亩,1亩左右的也不少见。据小丘镇纪委书记吴向东介绍,通过实施整治项目,全镇共整理出了3800多亩耕地,“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 他说,如果靠农民自己整治,一是没有这么大的经济实力,二是没有技术,只靠土法,整治的质量可想而知。 地坑窑窑土是多年的熟土,土壤肥沃。整治后,这些土可以直接当做肥料滋养土地。这样的地上长出的庄稼,产量“一亩顶两亩”! 吴向东告诉记者:“废弃地坑窑整治新增了耕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小丘镇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苹果种植。农民在这些土地上种植果树,每亩收入5000元,好的每亩上万元。 据阿堵寨村村主任柴志平介绍,这个村子原来100多户人,地坑窑占地130多亩。通过整治,全部复垦成了耕地,为村里新增了120多亩耕地。这些土地上种植的小麦、玉米,为全村每年增加10万元左右的收入。 地坑窑复垦的甜头不止如此。 新增耕地作为村里的“机动地”,为村里建设调整耕地盘活了空间。不远处占地38亩的阿堵寨新村建设所用土地,调整的耕地也来自于这些复垦出来的土地。而在整治以前,即便是农民分宅基地,也往往因为耕地紧张而捉襟见肘,很难有耕地供调整。 柴志平说,这让其他没有进行宅基地复垦的村子很是“眼馋”。 这引发了现场所有人的共鸣:宅基地复垦实现了两个平衡,一是全省耕地面积占补平衡;二是村里耕地平衡,甚至只增不减。 对于村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村容村貌的改观。 “以前大人晚上都不敢出门,更不敢让孩子出去乱跑,现在晚上大人孩子都敢出门了!” “以前一出门眼前是高高的乱草,现在一出门眼前是高高的庄稼地!” “如果现在还住窑洞,碰到今年这样雨水多的气候,肯定又要被淹了!” …… 集成技术初长成 “这里的名堂多多,门道多多” 正是从耀州小丘项目起,包括调查技术、规划技术、施工技术、信息技术、综合集成、政策机制等在内的“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体系”开始构建起来。 耀州小丘项目吸引了新的合作伙伴——西安理工大学的加入。据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解建仓回忆,一开始,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废弃宅基地整治工程的技术含量,只是当做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来做。但做起来后发现,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一步是测量项目面积、地形基貌,这是整治工程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当时GPS应用还不广泛,一般空心村内都有很多树木,通视性很差,利用全站仪很难获取大范围内的测量数据。 接下来的设计阶段,也不能按传统单纯农田水利工程来设计,因为土地整理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向,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考虑的因素不尽相同,对工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到了施工阶段,受地形限制,不能使用大型机械。但完全按农民原有的施工方式,周期长,质量也保证不了。 “越做越感觉这里的名堂多多,门道多多!”解建仓说。 在小丘,村民们回忆起当年的地坑窑整治:“项目部的人下了苦,办了好事情!” 很多人对四年前雨夜抢险的故事记忆犹新。移村南项目区占地200多亩,是当时最大的一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某户窑洞距离开挖房屋很近,为了保证其安全,施工人员开挖时预留了安全地带,还为这户房屋采取了加固安全措施,并计划在挖完后马上回填。 但是天公不作美,还没来得及回填,一天晚上,一场大雨倾盆而至。 如果雨水顺着较低的地势流入该户窑洞,很容易引起坍塌!这户人家和所有施工人员心里“都像装了只兔子,一直在突突地跳” 。 项目部当即决定冒雨进行抢险。然而,在这个紧急时刻,一辆准备进入现场施工的装载机被夹在马路一侧两棵大树中间,进不得,退不得。项目部当机立断,把树砍断,让车通过。通过挖掘机反复碾压,对窑洞填实再填实,最终坍塌并没有发生,大伙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 四年后的今天,雨夜发生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只留下这户窑洞静静地注视着不远处庄稼年复一年,绿了又黄。 走在这片地坑窑整治出来的土地上,地面结实,很难发现坍塌之处。人们都知道,黄土失陷性很强,遇到雨水,很容易塌陷。地产公司项目部来到小丘前,县里组织的地坑窑整治就出现过严重的坍塌问题——农民的拖拉机掉到坍塌坑中。 因为技术上的不到位,把本来一件好事办砸了! 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奥秘在哪里? 据罗林涛介绍,地坑窑整治工程,不是推土机一哄而上,简单拆简单填。一个窑洞的开挖,必定影响周边窑洞的稳定性。地坑窑开挖工程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以后其他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所以,在施工前,要对各个项目区地坑窑的分布、数量进行详细清查。详细到什么程度?设计人员要下到窑洞,把每个洞的深度、宽度测量出来,而这在常规测量中是没有的。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土方平衡, 二就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 清查后,要将清查结果一一在地形图和规划图上做标注,绘制和编写挖窑工程施工示意图和具体方案。 在接下来的工程施工中,也有诸多技术要点:施工放线必须要窑掌(窑的最顶部);对于距离现有房屋比较近的窑洞,必须与房主进行充分的协商,经村民同意后,在采用房屋加固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方可施工,规划区外的原则上不挖;在施工中,必须对各个窑洞挖塌填实;挖掘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安全员必须在现场逐个对窑洞挖掘的安全、质量做全面的记录,绘出每个窑的现状及挖后结果;施工完成后,各个窑洞的窑掌必须表露在外,以便验收。 在移村,记者看到了一处没有整治的废弃地坑窑,它旁边十几米远的地方是公路和另一户仍有人居住的房屋。记者好奇,为什么单留下这一户没有整治? 罗林涛告诉记者,由于这个窑洞上面建有新房,在不拆除上面房屋的前提下,无法保证将窑洞填实,也就无法保证不危及邻近房屋和道路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宁可不整治而保持原貌。 地势平坦的移村南项目区,土地平整主要适宜做成方田。相比之下,邻近的移村北项目区地势上看是一片斜坡,非常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因而,项目施工中考虑最多的是采取哪些水土保持措施。 办法是: 对于高差大于1米的沿沟、路的田坎,必须修筑田埂。 在田块附近修建涝池,让雨水、生活污水先汇集这里,将大量泥沙沉淀滞留,然后再排到沟渠。 根据原有地形地势,设计不同高程的田块,以台田建设为主。分台时不能分得太小,要满足机械耕作的要求。 重建退水系统。土地整治改变了村庄原有的排水系统,需要重新构建新的退水系统,避免造成内涝。 2010年的夏天,陕西雨水较往年丰沛。就在记者到达项目区采访的前一夜,刚好下过一场暴雨。但是,正是有了这些设计和施工上的周密安排,在项目区,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内涝。 注重农村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的另一个亮点。漫长的历史岁月在三秦大地上积淀下厚重的文化,用当地人的说法就是:“在陕西,几乎每一锄头挖下去,都可能挖到历史的碎片。” 在废弃宅基地复垦中,很多村子是有上千年历史的老村。随处可见的寺庙、古树等正是当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物质见证。为了留住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在废弃宅基地整治中,原则是尽量保护。 在阿堵寨项目区,一棵比村子历史还悠久的老国槐是最好的见证。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村里很多人都主张将这棵槐树砍掉。因为按照原有规划方案,老槐树位于田块中间,树冠过高将会“歇地”,也不利于保护。 项目部首先想到移栽。但树龄如此悠久的古树很难成活,不可行。最终项目部决定,调整规划方案,将道路特别修建在古树旁边,这样既方便了保护,也能减少“歇地”面积。 在耀州和随后的澄城县废弃宅基地复垦中,很多古树像这棵老国槐一样,得到了精心保护。为此,陕西地产开发服务公司还专门出台了《农村宅基地复垦中古树保护的若干规定》。 集成的核心是科学服务 “小东西集成在一起,产生的效益巨大” 多年的实践,让韩霁昌和解建仓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废弃宅基地有不同形式,无论是规划还是施工,都有自己的特色。那么,整治也应有各种不同形式。 这也是政策环境变化的启示。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核心都是“三农”问题。随着土地整治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土地整治的内涵扩大了,不仅涉及水利问题、农业问题,而且涉及生态环境等问题,这对废弃宅基地的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6年,在长武彭公地上窑和耀州小丘地坑窑整治实践基础上,结合1990年~1997年全国农村废弃宅基地调查分类和潜力分析结果,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和西安理工大学进一步将废弃宅基地整治分为五种类型——地坑窑型、地上窑型、排窑型、土坯房、混居式,并建立了这五种类型废弃宅基地整治的典型化标准模式,包括基本概念、地貌特点、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竣工利用典型标准和规范。 废弃宅基地整治看起来比较简单,似乎人人都能做,但是这项工作确有技术含量,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从质量上,不同的人利用不同的技术,体现出的水平并不一样。 “我们应用的调查、规划、设计、施工技术不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也不是对现有技术的重大创新,都是一些已经很成熟的技术。但将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应用,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 在解建仓看来,这套集成技术的核心就是提供服务,其特点有三:一是技术简单,容易掌握;二是提供不同类型的标准设计,对应有设计图集,方便使用者在实践中参照应用;三是针对政府、企业、农民等不同层次,分别提供宏观决策、工程实施、后利用等服务,便于推广。 用标准打响品牌 从“小打小闹”到“管理规范、标准高、质量好”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技术标准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凭借这套标准,陕西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在陕西省内废弃宅基地整治中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2007年以来,应用这套技术和典型模式,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相继在渭南澄城县开展了地上窑、华阴市华西镇土坯房为主的废弃村庄复垦和综合整治。 澄城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全县农村266个行政村都是地上窑。 地上窑具有其他类型窑洞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特点。由于地形坡度小,再加之属于抽黄灌溉区,对连片的地上窑进行复垦,可以造出大片良田,形成规模效益。 澄城县国土资源局很早就盯上了废弃地上窑的潜力。但是,受自身技术力量等限制,始终停留在“小打小闹”阶段。这种状况,在陕西地产服务总公司应用集成技术实施两期整治工程后,彻底得到了改观。 在澄城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苑林看来,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承担的地上窑整治项目,“管理规范、标准高、质量好!” 这并不是客套话。 据罗林涛介绍,地上窑的特点是窑洞与窑洞联立,形成了“背靠背,肩并肩”的格局,两间窑洞由其中间的窑腿共同承载受力。在拆除的时候,特别注意采取支护措施,确保隔壁窑洞不倒塌。 在土地平整之前,根据原有地形地势的不同,设计不同高程的田块,在起伏小的片区,田面高程设计依据土方填挖量确定;在起伏大的片区,田面高程设计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挖填工程,并保持挖填工程量基本平衡。 这样一来,既不需从区外大量取土,也不需大量向外运土,降低了工程投资。 在拆除与清理过程中,用推土机把旧宅基地房前屋后、老墙、窑背的有机肥土分片集中堆放,再用推土机、装载机拆除旧庄基,清理旧建筑中的砖块等废弃物,拆除后结合土地平整综合利用。 这种 “省钱省时省力,又符合自然规律” 的技术和模式,获得好评也就不足为怪了。 历时两年多的澄城县废弃地上窑整治工程,共整治废弃宅基地15620亩,新增耕地13025亩。 此后,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和西安理工大学对农村废弃宅基地集成技术和典型化标准模式的探索并没有止步。 2009年12月,他们对农村废弃宅基地集成技术和典型化标准模式进行完善,在综合集成平台中,根据废弃宅基地现状调查、整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数据,应用3S技术分析农村聚落扩展及动态变化规律和农村宅基地时空演变过程;同时,根据废弃宅基地集中规模整理和零星整理的层次和功能,提出了“陕西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理后的利用模式”,并构建了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为废弃宅基地整治效果提供了分析评价和决策服务。集中整治后利用包括:现代农业、传统农业与建设用地;零散整治后利用包括:经济作物、菜园、苗圃、花园、沼气池、涝池、文化广场、农村排水及处理、新宅基地用地等,将宅基地整治、植树造林、水环境整治、文化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实现水土资源合理配置,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和农业发展环境。 近十年来,陕西全省直接利用集成技术和模式累计改造废弃宅基地2.17万亩,净增耕地1.88万亩。各市、县零星或者小规模通过应用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典型化的标准模式,整治废弃宅基地22万亩,净增耕地19.2万亩,实现粮食年产值2.44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和典型模式成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实践中来,因而能更具体地指导实践。具体到什么程度?它回答了“哪个村子怎么拆、怎么设计、每一步怎么走,直至整治出的土地如何利用”的问题,达到“手把手教”的效果。 正如成果鉴定会上一位专家所说:“这套集成技术和典型化标准模式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但将小的貌似没有价值的东西总结到一起,形成了最有价值、最实用的东西。” 陕西模式,星星之火 “从实用性的技术到革命性的技术” 如获至宝。 这是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看到《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及应用》成果时的感受。 刘彦随近年来也在从事类似的课题研究。他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山东省村庄用地整治潜力与规划研究》,重点探索农村空心化村庄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山东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刘彦随发现许多科学问题、技术难题亟须突破。 在刘彦随看来,陕西宅基地整治集成技术成果的价值要从国家宏观大战略的视角来衡量。 “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技术及典型模式的开发和应用,陕西省在全国走在了最前面。这套技术集成的综合性高,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推广性、实效性。从当地实际出发形成的废弃窑洞整治典型模式,不仅成本低,老百姓易于接受,而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将技术融入国家战略,利用政策平台和技术支撑,开创了一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地关系和谐的新路。” 当一项实用性的技术和一个地区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地关系和谐中走出一条新路时,这项技术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而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未来这套技术和模式在陕西还将大有作为。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省农村可供复垦整理的废弃宅基地面积有85万亩,仅渭北台塬地区就有42万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放眼更大的视角,陕西模式的影响和意义更加深远。 陕西作为活生生的样板,对于同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陕西省大面积的废弃宅基地整治,正是得益于这套技术和模式”,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燕崇楼高度评价了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和典型模式成果,“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探索出了一条中西部地区以废弃窑洞为主的宅基地整治的路子!” 更加发散地看,虽然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废弃宅基地情况迥异,陕西废弃宅基地主要以窑洞、土坯房为主,和苏南、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但其废弃宅基地整治的理念、战略思维和技术集成方法在全国仍具有推广性,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学习借鉴。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乡统筹的国家大战略中,陕西省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集成技术成果将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