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 在南京成功举行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创新驱动的重要课题。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转型中的农民与农村”分论坛聚焦空心村、乡村病与乡村振兴主题,在学术界、企业界、政府管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表明当今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科学研究的重大历史机遇已经来临,现代地理学科及广大地理学者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旨在搭建一个共商共享、共建共赢的乡村振兴学术研究平台,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联合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承办的“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4月2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议题涉及乡村振兴科学内涵与价值、乡村振兴目标与转型问题、乡村振兴地理学前沿命题、乡村科学要义及创新体系、乡村科学与地理学的关系,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科学计划等。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彦随,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贤金、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严金明作了主旨学术报告。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龙花楼研究员主持。

  刘彦随教授以“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研究思考”为题,系统阐释了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与目标、乡村振兴科学与计划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他认为,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由长期的“重城轻乡”导致的“城进村衰”和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 其“乡村病”可归结为“五化”,即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以及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这“五化”成为着力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权益保障不合理问题亟需强补的最大短板。

  刘彦随教授指出,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兴村先兴业、兴业须兴人。他随后用一系列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当前乡村“人”的问题,强调乡村振兴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耦合不同类型地域的人-地-业-财系统要素,重在落实“四兴”(兴人、兴地、兴权、兴产业)、激发“四力”(发展活力、能力、动力和竞争力)。实施乡村振兴需以问题为导向,遵循乡村治病、转型、振兴基本规律,创新城乡协调、一体、融合发展模式.

  党的“十九大”指明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方向,而在战术和战法上如何长远谋划、科学布局,则是现代地理学、管理学、经济社会、社会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服务支撑。刘彦随教授提出“乡村振兴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了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亟需加快构筑“六大体系”,形成“123范式”,强调战略体系是引领,制度体系、理论体系是支撑,规划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是保障。乡村振兴在操作上需要立足不同类型乡村地域差异性、发展阶段性,优化构建乡村地域城-镇-村空间组织,形成相对合理的空间体系。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是构成这一空间体系的核心多级目标。村域是落地的基点,居业是振兴的支点,融合是战略的要点,农民归宿是基本着力点。

  刘彦随教授提出创新乡村振兴“区-类-级”三级规划体系,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大格局下,以县域为单元划分乡村振兴类型区;在县市层面以村域为单元,制定国家重大政策与项目在县域落地和部署方案;在村域层面上,要制定村域整合与建设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

  最后,刘彦随教授提出了对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及科学计划的展望。他建议乡村科学研究要立足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多体性、区域性和动态性,围绕城乡系统的有机体、交叉性、互补性、协同性,系统研究和推进构建乡村六大体系。建议今后乡村地域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法治、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城乡融合与区域规划决策强化“三划”,即做好统筹谋划、长远规划、近期计划的协调与统一。

  黄贤金教授以“乡村振兴:从乡村‘助跑’到城乡‘并跑’”为题,从乡村助跑(从产品到资产)、城乡并跑(从割裂到融合)、乡村加力(从势去到加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主要观点。黄贤金教授首先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30年的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城乡发展关系:改革开放前30年,农业产业以集体化农业经营为主,而城乡关系则以割裂型二元结构为主;在20世纪80-90年代,农业产业则变为以农业农村非农化为主,城乡关系在向融合型二元结构发展;新世纪以来,农业产业则体现为农业、工业集中为主。随后,黄贤金教授系统介绍了珠三角、长三角、日韩、台湾、海南、陕西等典型地域或地区乡村振兴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再生2.0的目标、策略与转型构架。

  黄贤金教授强调,要注重 通过植入新要素,注入新耐力、新活力和新动力,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以“四个”地理空间(农业空间、问题空间、郊区空间和发达空间)为抓手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严金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村级绿色土地利用规划”,报告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与认知展开。报告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起点应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地位强化、第二是要素聚集(不仅要把乡村的资源发挥它的资本和资产属性,还要促进城乡要素的互动)、第三是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并提出乡村振兴应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升级: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村级绿色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绿色不仅仅强调生态保育,还强调是效率、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持续(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村级绿色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人地关系的绿色化,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在村级尺度上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综合规划。报告最后以北京市海淀区七王坟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为案例,具体阐述了村级绿色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做法,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强乡村科学研究的建议。

  三个主旨报告后,与会专家学者踊跃发言、深入讨论。重点就乡村土地制度、乡村发展路径、典型地区发展模式、部委改革新问题、新进展,以及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前景、乡村振兴评估指标、乡村振兴切入点等前沿问题进行评论、讨论与交流。浙江大学吴宇哲教授、中科院南京分院原院长佘之祥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海山教授、中科院南京湖泊所陈雯研究员、河南大学李二玲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陆玉麒教授、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李玉恒副研究员、西南大学廖和平教授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观点纷呈、争辩激烈,围绕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发展形成了较多共识和意见,这对于进一步加强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推进乡村科学或乡村学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刘彦随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立足当前、面向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乡村科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据,更是新时代乡村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村学”。广大致力于乡村振兴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亟需行动起来,同商大计、共谋发展,围绕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扎实推进专业前沿综合研究、论坛交流、决策咨询和典型地区的试验示范实践,为开创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研究新局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