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多人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日


图片来自Elsevier Data Repository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榜单基于Scopusicon数据库,由斯坦福大学John P.A.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统计的论文涵盖SSCISCIEI期刊、EI会议,使用了如下六种关键因素的指标来进行打分:1)总引用量;2Hirsch H-index3)共同作者修正的Schreiber Hm-index4)单独作者;5)单独或者第一作者;6)单独、第一或者最后作者的文章引用量。

本次发布的为2023版本,发布时间为2023104日,统计数据时间节点为1960-2023年。此次数据发布基于Scopus 2023101日的快照,更新引用年份2022结束。涵盖全球210298位科学家。榜单主要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1960-2023)和“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两个榜单,从960余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包括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考虑到不同子研究领域的差异,榜单力求更客观地反映学者的影响力,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一个衡量指标,以期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

根据榜单,国内机构中,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内,共有刘彦随、张晓玲、龙花楼等16位学者入围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共有48位学者入围“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本文仅基于原始榜单,统计了国内机构中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的入围学者,并对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入围学者展开介绍。详情如下。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career-long impact

01

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

Urban & Regional Planning


(以原榜单中公布排名为序)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学者简介

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内,国内机构中,共有刘彦随、张晓玲、龙花楼等16位学者入围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彦随,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二级)、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乡村规划与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GU-AGLE)主席、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ANSO-APRD)主席,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组长。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负责人,《Land Use Policy》、《地理科学》副主编,《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编委等。

长期从事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在城乡转型与乡村地域系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地理工程与人地系统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主持国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课题等70余项。获国际地理联合会杰出地理实践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等奖励20余项,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团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580余篇。2015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2018年以来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简介来源:中国土地学会)

张晓玲

香港城市大学

张晓玲,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可持续城市实验室负责人,全球Top 2% 科学家 (metrics compiled by Stanford University)NPJ Urban SustainabilityNature旗下)全球副主编。她长期从事环境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科学、能源环境经济与生态资源规划等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研究,针对快速城镇化发展引发的可持续发展(如生态环境挑战,能源限制等)这一国际地球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和世界难题,在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香港研究资助局等支撑下,重点开展了可持续城镇化的理论重构,可持续建成环境实践及气候变化下的城乡空间均衡优化与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她着眼于气候变化视角下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能源环境经济及环境工程与治理等交叉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关注气候变迁下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经济/管理手段,尝试采用地理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复杂系统网络等交叉学科的方法,以地理、管理、工程思维、技术经济和个体行为视角实践全球南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她提出兼顾效率、公平与环境三重目标下的城乡空间优化理论及决策支持系统方法,提出了优化的空间发展效率的帕累托改进模型,并解决了三者交互及定量调控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了空间经济,能源环境与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方法论;她还构建了以自然-社会系统复杂网络系统为基础的可持续生产-资源规划模型,量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打开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与模型的黑箱,拓展了环境地理与可持续发展交叉学科的新领域。

(简介来源:OLAR海陆气研究)

龙花楼

广西大学

龙花楼教授现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轨二级教授,2020年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依托我校申报获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为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研究。龙花楼教授长期致力于城乡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方面的研究,在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23年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简介来源:西大公管研究生会)

克里斯·哈姆内特

Chris Hamnett

中国人民大学

Chris Hamnett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地理系荣休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全球城市、住房、社会极化和士绅化等,著述广泛且有影响力。Hamnett教授2007年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201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文艺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同年荣获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IBG)颁发的Back奖章。

(简介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赵鹏军

北京大学

赵鹏军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 )交通地理委员会副主席,国际SSCI 期刊《Citi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Policy and Planning》主编,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客座教授,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赵鹏军教授长期从事交通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研究,在城乡空间与交通相互作用理论、城市系统模型与大数据模拟技术、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在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NSR(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 300 余篇,出版英文专著7部,中文专著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研究成果支撑了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群与都市圈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编制与决策制定。入选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简介来源: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Peter Ho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Peter Ho,教授、博导、剑桥大学出版社全球发展研究书系列 (Cambridge Elements of Global Development) 主编。多次荣获国际奖项,如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威廉卡普奖;欧盟最优秀科学家学术奖,被欧盟学术委员会评价为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努力超越最先进水平的领先思想家;国家高层次人才;中国农村发展奖(杜润生奖);国际农业与农村发展协会(ICARDC)主席。

研究方向有:土地经济、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自然资源管理、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住房政策、社会与冲突管理;制度经济学、非均衡经济学;国际土地政策与治理。

首创制度可信度理论、空制度和嵌入式行动主义,在国际知名的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Blackwell等出版了多本英文专著。其中文专著《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深受国内学者关注。发表了多篇国际高水平SCI/SSCI论文。担任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QR计划、美国国家基金会(NSF)、加拿大社会研究基金会(SSRC)、英国经济社会基金会(ESRC)等评委。担任国际知名期刊如Land Use Policy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Conservation and Society、中国农村经济等编委。常为媒体提供建议和采访,如中国日报、中国CGTN电视台等。

(简介来源: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曹世雄

北京林业大学

曹世雄,19652月出生,陕西省延川县人。中国生态学会第一届可持续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6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历任Ambio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Scientific World Journal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生态学报》、《林业经济论评》等刊物编辑和编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Economic ModelingTime and Societ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ES&TEarth-Science ReviewsPNASScienceNatur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130余篇,其中JCR一区(Q1)论文80余篇,1篇论文入选Faculty of 1000 Biology,他引5000余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4项,国家与地方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8项;获陕西省百人计划学者称号,获2014年度国际生态与社会科学实践奖,20152019年连续入选Elsevier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2022年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简介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网站)

贺灿飞

北京大学

贺灿飞,男,197212月生(阴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第13届政协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咨询和建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11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1990-199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英国区域研究学会(RSA)中国分会理事长,RSA研究委员会成员, IGU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执委。曾为美国孟菲斯大学助理教授,UCLA高级访问学者,第四届全球经济地理大会组委会成员,第五届全球经济地理学大会顾问委员,世界银行顾问咨询专家,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包括跨国公司、产业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演化经济地理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子课题、国土资源部行业公益性课题、世界银行委托项目以及多项地方委托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等。任《地理研究》、《世界地理研究》、《热带地理》副主编、Wiley-AAG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产业地理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地理卷》工业地理主编,《中国地理卷》“中国经济地理”副主编,为Economic Geography, Applied GeographyGrowth and Change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the Geographical JournalArea Development and PolicyAsian Geographer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地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等杂志编委。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SCI/SCI/EI收入90多篇,在Growth and Change, GeoJournalSmall Business Economics等国际期刊组织专辑,出版《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转型经济地理研究》、《环境经济地理研究》、《演化经济地理研究》、《贸易经济地理研究》等18部著作。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奖、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第六届教育部高等院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土资源科技技术二等奖、第二届吴传鈞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等。连续于2015-2020年入选Elsevier 发布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社会科学)。

(简介来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网站)

丁成日

郑州大学

丁成日,马里兰大学城市研究和规划系教授(终身)、城市理性增长国家中心研究员,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96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系区域规划哲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A&M大学、马里兰大学任教。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学、城市政策、土地政策、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政策和规划分析、城市交通等。

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城市政策、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土地科学、房地产税等。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三十多篇论文(英文)。已出版独著专著四部(中文):《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城市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和实践》、《城市增长与对策---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世界巨(特)大城市发展---规律、挑战、增长控制及其评价》等。合著专著三部(中文):《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规划与市场机制》、《城市发展与城市公交》。合编《Emerging Land and Housing Markets in China (英文)、《Important Issues in the Era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英文),《Smart Growth for China》等中英文著作七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近60篇、多篇内部报告和媒体杂志采访等。受邀请为《牛津中国经济指南》贡献一章、为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经济和城市规划》贡献一章。

2001年起全面负责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中国部和马里兰大学中国土地政策与城市发展部的创立(中国部成立于2003年,为发起人和创始人)。

主持和负责过许多有影响的项目,特别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支持、中国房地产税发展、市场经济下城市土地供给与农地保护政策等。2004年带领一个国际团队介入北京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预测和论证北京2020年人口规模将在3000-3500千万,并为此规模的城市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和规划建议。自2008以来持续为北京市城市发展提供咨询,研究成果被北京2049年规划吸收。

发表的文章广泛地被引用。《国外城市规划》(更名为《国际城市规划》)2005年出版了专辑(收集了5篇文章)。被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人》杂志采访,专门论述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都有专版或转载研究成果和观点。新华文摘转载研究论文。许多研究成果同时也受到中国高层决策者(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多篇论文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在权威机构的内部刊物(如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国际房地产税研究院理事,受聘多所大学特聘教授。

(简介来源:郑州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朱介鸣

同济大学

朱介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2018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目前担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香港研究资助局常设审查委员会委员;广州南沙开发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7—现);《城市规划学刊》、《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Cities》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亚洲编辑(2008-2014)、《Habitat International》、 《Cities》客座编辑。曾任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咨询顾问(1996);美国约翰 · 霍浦金斯大学高级研究员(1999/2000);Urban Studies 杂志研究员 (2006)Ronald Coase Institute 高级研究员 (2007); 英国RICS Foundation;欧盟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荷兰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研究项目评委;Oxford University Press书稿出版评审。

多年来专注研究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中的土地产权制度分析。在城市发展制度框架下,探讨模糊土地产权制度转型对土地市场的作用、集体土地产权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集体土地改革的路径依赖、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寻租、“乡乡差别”、基于城市化红利的城乡空间公平理念等等。1999年出版英文专著(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from Plan-controlled to Market-led, Westport, Conn.: Praeger),2009年中文专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2015年第二版改名为《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规划的范式》,2020年出版第二本英文专著(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under the Institution of Land Rights, London: Routledge)。除了中国城市规划研究,还关注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探讨市场与政府在塑造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互动作用,提出土地市场中的公地反公地的对称产权现象,使得高密度、低收入亚洲城市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研究成果受邀参加世界银行在巴西利亚(2005)和华盛顿(2007)举行的城市发展研讨会。

他发表在Urban Studies2005年第8期的文章“A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 for the Emerging Land Market in Urban China”Max Weber, Lewis Mumford, Louis Wirth, Friedrich Engels, Vernon Henderson, David Harvey, John Friedmann, M. Castells, Patsy Healey, Harvey Molotch, E. Soja. 等著名学者的文章一起入选SAGE2010年编著的城市研究经济学经典著作读本第四卷(Reader, Urban Studies – Economy, Vol. IV, 2010)。

(简介来源: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马丁·德·琼

Martin de Jong

复旦大学

马丁·德·琼(Martin de Jong)是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教授,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包容性繁荣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和法学院教授。他曾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技术、政策和管理学院工作了25年,从一名博士生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和基础设施发展领域的Antoni van Leeuwenhoek教授。在此期间,他还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乔治梅森大学、阿尔托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工作或做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城市和基础设施发展、城市品牌、包容性繁荣、跨国机构比较、公共政策与行政、中国的政治与政策、跨文化管理、经济哲学与进化论。

教育经历: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和莱顿大学公共管理学士和硕士学位(联合项目);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系统工程与政策分析博士学位;内华达州天主教大学卢浮宫分校(交换项目)。

(简介来源: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网站)

吴盖宇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吴盖宇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运输与供应链管理教授。他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任教。他擅长港口管理、运输经济、气候变化适应计划、运输基础设施计划和管理、机构和组织变更、全球供应链、绿色物流、废物管理和航海教育的研究。吴教授曾获得了超过5,000万人民币研究经费,其学术成果包括超过220份学术出版物。他的作品极具影响力,例如,最近的一项学术研究表明他是海事交通研究领域的全球五名前列学者之一。他获得了众多享有声望的荣誉,例如美国富布赖特学者计划、澳大利亚奋进研究奖学金、国际海事经济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time Economists (IAME))杰出海事研究青年学者奖(Eagle Prize),以及各种国际运输、物流和供应链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此外,他是一位高素质的教育家和行政管理人员,因其杰出的教学、服务和研究学术工作而获得了曼尼托巴大学颁发的优异奖项。凭借这种专业知识,他经常向主要国际组织提供专家战略建议,例如联合国、欧盟委员会、非洲开发银行、加拿大科学院理事会和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理事会,等等。他目前是学术期刊《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和《Asian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Logistics》的副主编,也是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此外,他也是IAME的官方杂志《The Maritime Economist》的主编。

(简介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网站)

焦利民

武汉大学

焦利民,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担任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资源分会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湖北省土地学会理事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过程与国土空间优化、地理空间信息分析与建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40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教学奖励。

(简介来源:武大学习)

王锐

西交利物浦大学

王锐,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研究主管,SIP国际型学科领军人才。

与环境和健康学科的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师有着广泛的合作,以共同解答现实世界中关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公共政策问题。在哈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书,最后来到了西浦。教学领域包括规划、公共政策、经济和分析方法。

发表过许多同行评审的文章、报告、议程和章节。除了学术会议之外,曾受邀到许多研究机构(如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的设计规划院系)和政策组织发表演讲。

为世界银行、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门、北京城做过咨询,并曾在世界银行的影响评估国际倡议担任专家。曾有幸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本科教学上的Vasa Cube Award;在约翰霍普金斯教授的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课程也备受学生的好评,也在那里领导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国际实地考察,吸引了大量美国学生的兴趣。

(简介来源:UPD at XJTLU

刘少瑜

深圳大学

刘少瑜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建筑系教授,科研与教学领域包括建筑声学,照明,可持续设计和绿色建筑评估,发表了SCI论文近30篇。作为主编团队的一员,他参与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CSUS/GBC04-2012)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香港版)》等国家标准的编写。作为首席研究员,他已经完成了60 个研究项目,内容涵盖了城市热岛效应与建筑形态,紧凑型城市环境采光模拟,绿色政策,绿色治疗空间,以及城市交通等各类主题。除了建筑师和声学专家外,他还是LEED AP BREEAM AP,中国绿色建筑标识评审员和认证碳审计师。刘少瑜教授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主持了T2 LABORATORYTropical Technologies),即热带绿色建筑技术实验室项目,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共申请到约500万新币的科研项目,其中作为主要研究员的SERIS太阳能研究中心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研究项目经费为475万新币(约 2400万人民币),其它经费则来自城市噪音与建筑和规划研究、建成建筑热舒适性研究的相关项目。离开新加坡之后,刘少瑜出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及香港首间上市建筑综合设计公司LWK+PARTNERS的顾问和研究总监。

(简介来源:澳门科技大学网站)

杨家文

北京大学

杨家文,北京大学百人计划,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理学学士,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理学硕士,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科学和规划博士,现任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区域交通。目前教授交通规划与政策、规划分析与研讨。

(简介来源: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02

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

Urban & Regional Planning

城市与区域规划(Urban & Regional Planning)领域内,国内机构中,共有48位学者入围“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以原榜单中公布排名为序)

榜单原文见下方链接: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


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HH2OE4905346KFL.html